(中央社記者蕭博陽南投縣31日電)都會民眾難體驗農民辛苦,南投縣埔里鎮籃城社區與暨南大學合作,舉辦插秧體驗,讓民眾走進農村,並逐步營造社區故事。

為讓民眾走進傳統農村社區,並有機會下田體驗插秧,認識早期人工插秧的辛苦,埔里鎮籃城社區發展協會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,今天共同舉辦「籃城社區公田插秧體驗活動」,民眾頂著大太陽,揮汗彎腰插秧,不少人直喊辛苦。

籃城社區發展協會表示,社區公田插秧及收割體驗活動自去年開始舉辦,深獲好評,現場的農民長輩津津樂道談論務農經驗,並熱情指導參與民眾插秧技巧,籃城社區也藉此分享「籃城米」生產過程。

籃城社區發展協會表示,社區公田由社區長輩、埔里在地青年、暨大學生協力耕作,友善生產強調不用農藥和除草劑,青年與長者互動學習,共享公田豐收成果,未來以打造「籃城米」為目標,讓公田不僅是青年學習務農場域,也將可能變成社區的品牌故事。

今天的第四期稻作插秧體驗,首先由籃城集英館師傅教民眾打拳當熱身,還有大成國中管樂團師生現場演出,增添藝術與人文氣息,插秧體驗分為親子體驗、社區長輩教學、團體競賽組。1050731
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開心農場-埔里籃城體驗下田插秧樂-030011387.html

hamiltsukpx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本廣島1945年遭到美軍投下原子彈爆炸後,發展為重工業城市,但是這幾年年輕人口大量外移,逐漸發展為觀光重鎮,當地著名的古蹟嚴島神社,還有知名的牡蠣和河豚料理,一年吸引6千多萬名觀光客朝聖!

民視記者王嘉琳:「很多人來到日本廣島第一個印象,就是1945年的原子彈爆炸,因此在我左手邊這個原爆圓頂,成了當地最著名的指標。」

當年一枚原子彈,幾乎將和平公園周遭2公里範圍夷為平地,留下來的原爆圓頂,觀光客拍照、欣賞,但對當地人來說,卻是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痛。

廣島居民:「當時你看到的現在這個地方,全部毀壞了,總共造成14萬人死亡,所以我真的很討厭戰爭。」

儘管已經過了70多年,還是無法忘記,二戰過後當地發展重工業,但隨著這幾年年輕人口大量外移,廣島轉而發展觀光產業。

走到哪兒,到看得到可愛的鹿群,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的宮島,最著名的就是擁有1400年歷史的嚴島神社,門口大大的鳥居,漲潮時浮在海中央,彷彿人間仙境,還有全世界最大的飯杓,也藏在宮島老街,但來到這裡更不能錯過當地美食。

手掌大的牡蠣,用烤的,最能嚐到鮮甜滋味。

日本民眾:「很好吃。」

河豚餐廳師傅北村智:「河豚現在生氣了。」

現撈河豚,切成薄薄一片,可以做成生魚片、火鍋、或是熬成粥。

hamiltsukpx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